阅读历史 |

第174章 李燕儿的诞生!(1 / 2)

加入书签

次日清晨,霍青早早起身,开始准备出发前往雍州的事宜。

因为队伍中有两名女子加入,为了方便照顾,霍青特地准备了一辆宽大的马车。

桑标则暂时当起了车夫的职责,为阮小妹和赵玉春二人赶马。

霍青与老六五大三粗,习惯了自己骑马。

客栈门前。

屠倾城等人前来相送,相继道:“一路小心,若有姜燕儿的消息,当回来与我们商量营救事宜,切记不可急躁行事。众人计长,一人计短,这道理你不会不知。”

霍青翻身上马,点头笑道:“多谢七姑娘关心,霍青有分寸。我不在这段时间,灵州之事就劳烦你和我老同了。务必加快行事,我此去快则一月即返,慢则数月,回来之后希望能看到我们的武器已经制造好。”

屠倾城浅笑,“我会尽力。”

霍青则多说了一句:“本来七姑娘应该留在凤阳镇守,但却执意要跟我来灵州,想必私下也有别的目的?趁着这段时间,你便处理这些私事吧。我回来后,将有大动作!”

如此一言,顿时让屠倾城微愕,脸色恍然不对,但倒也并未多说。

随后,几人离开客栈,朝灵州西门而去。

通过薛芝给的手令,几人出城并未遇到任何阻滞。

但刚出城门不久,就被一辆横在路中间的豪华马车给拦住了去路。

骑马走在最前面的霍青微微皱眉,刚想说话。

面前的马车上,忽然走下一名锦衣女子,对着他拱手道:“霍先生,我家公子有请。”

霍青闻言,皱起了眉头,不免疑惑起来。

他初来灵州还没几天,莫说有熟人朋友,除了薛芝、郑清霞姐妹之外,连认识的人都不多。

此番,哪里来的一个公子要见他?

而且对方还知道他的名字,颇有了解他背景的意思。

“你家公子是谁?”

霍青狐疑着问道。

那锦衣女子还未及回话,马车的车窗帘就已被撩起,露出了一个熟悉的面孔:“是我,你来不来?”

霍青抬眼望去,一眼就认出了来人,但却极为意外。

车内之人,居然是换上了便装的薛芝。

“是你?你怎么来了?”

说着话,他示意桑标暂停行进,翻身下马走了过去。

进入车厢后,直言问道:“大帅怎么来了?找我有事?”

薛芝倚着柔软的坐垫靠背,微笑道:“无事!本帅也想去雍州,正好顺路就等你一起啊。”

霍青眉头更深,“你也要去雍州?明面上,大帅现在是重伤之身,本该留在府内暗中坐镇,要去雍州作甚?霍某的事自己处理即可。还有,你忘了我们的约定?军械厂要生产的那两件武器,需要有人盯着。”

薛芝却不以为然,“正因为本帅现在假装重伤,哪里都去不了,也不能公然在人前出现。留在府中,也做不了什么。还不如与你一道去雍州,恰好我也有事要见见雍王。至于军械厂之事,自有阿绫督办,你不必担心。况且,你的人不也在吗?”

“大帅找雍王有事?”

“嗯!”

“那怎么不多带点随从?而且应该独立前往,你当也知道雍州有人要杀我。你跟着我,怕是会连累你啊。”

薛芝淡淡一笑,“雍州人要杀的是你,你都不怕,本帅怕什么?再说了,你对雍州人生地不熟的,怎么找人?本帅趁此机会,倒是能为你指指路,你还不乐意了?”

霍青讶然一笑,“如此自然是最好,就怕劳烦到大帅!那我们边走边说吧,刚才听你提到雍王...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说着,他撩开车帘示意不远处的桑标继续起程。

两辆马车先后行驶在通往雍州边境的官道上,薛芝开口道:“大周四大铁帽子王之一,你竟然不知?看来你还真是个井底之蛙啊。”

霍青并未否认这个事实,他灵魂穿越过来,继承到前身的记忆都是局限于山中和各大山寨之间,最远也只是去过曲阳县,却是对大周朝堂之事知之甚少。

“惭愧!那就请大帅说说看?”

“雍王之位,乃由先文帝立下,传到今时今日,已有三代。初代雍王,乃是先文帝的亲弟,一母同胞的那种。现在继承他位置的,名叫李贤。”

“雍王李贤?我听说之前灵州与雍州的关系并不好,可是正因为这个李贤?此人是何秉性?”

“可以说是,但也可以说不是。”

薛芝却给出了这么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继而将关于雍州王府之事缓缓道出。

大周的帝位已传承上千年,本是一个无比强大的帝国,版图为大陆之最,号称雄兵数百万,震慑周边四国,乃是当之无愧的天朝上邦。

但历史车轮遵循物极必反的法则,传到先文帝手中时,这个庞大的帝国渐显垂暮,隐隐间已现衰落的迹象。

先文帝也算是个明君,感叹祖宗基业山河日下,便想改革求变。

而改革始变于皇室,正所谓天子镇社稷,诸王守国门。

先文帝励精图治,大力整顿朝廷风气之余,设下了四大铁帽子王,并配以重兵,分镇四方边境,震慑四国。

与梁王李志不同,雍王的地位可世袭罔替,爵位不变,待遇不变。

像梁王李志这样被册于国土腹地的亲王,只要一死,其子继承,便必须得降下一个等级成为郡王。

雍州的王爵,却没有这个限制,永远都是亲王爵,平替继承,且属地最高可私募藩兵五十万,以镇国门。

雍州再往西边,便是蛮荒之地的大武王朝,雍州五十万兵马便镇守于此,时刻警惕着外邦的觊觎。

先文帝改革未半,而中道崩殂,且众皇子早夭,无以为继。

兄终弟及之后,新帝并未能有效贯彻先文帝的国策,颇见昏庸无道,致使大周国立急转直下。

如今传到神都少帝手中时,已然被奸臣把持朝政,朝廷失去对地方的约束力,各藩镇纷纷自立,形成军阀。

首先举旗的便是冀州的梁王李志,而第二位...好巧不巧,就正是现如今的第三代雍王李贤。

灵州老帅,也就是薛芝的父亲,本是一个忠心耿耿之辈,受命朝廷,官居上将军之位。

本是朝廷为了钳制冀州与雍州两位亲王,而设下的“利剑”。

灵州本驻军二十万,既负责钳制雍州军,也做战时策应之用。

若雍州军固守国门被破,灵州二十万兵马便是第二道防线。

若是后代雍王拥兵自重,不受朝廷管制,这二十万兵马也可转为平叛的利剑。

奈何后来的皇帝昏庸,数次削减灵州的兵马,将文帝留下的这支奇兵给削没了。

如今的灵州军编制,只有区区八万。

冀州与雍州却逐渐壮大,梁王佣兵数十万率先割据,扬言要清君侧,勤王辅政,日后要打到神都的。

雍王李贤偏安一隅,实力同样不容小觑,比之冀州有过之而无不及。

冀州之盛,盛在富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