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5. 攻入京城 职业巅峰(1 / 2)

加入书签

最近秋东心情好, 或者说整个大魏从上到下都神清气爽。因为前线仅用两个月,就拿下了周朝十二城,可谓是大魏开国以来头一遭, 人心振奋不足以形容魏人此时的心情。

就连怡园的宫人走路,脚下都轻快了几分。

皇帝不止一次眉眼带笑的催秋东:

“大军一路南下, 势如破竹, 万没想到周人会如此不济, 城池咱们是占下来了, 但治理却是个大问题, 小东啊,你这边可要抓紧时间,朕瞧着温阳伯府那小子就挺不错,是个做干吏的料。”

秋东心里有数, 他做老师教的是方法,可没法儿事无巨细告诉学生该如何治理一方, 将早就准备好的折子递过去:

“这是根据他们的能力和性子, 为他们推荐的相应职位, 您且瞧瞧。臣估摸着进度, 再有一月便能放他们上任, 这段时日,臣打算掺杂一些简单的军事化日常训练, 让他们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此时继续瞒着他们也不合适,得叫他们对日后要面对的局面有个准备,可以叫人私下给他们透露一二了。”

皇帝瞧着这份详细周到,考虑了方方面面面,做出合适安排的折子,心里再一次产生了和老太后相同的想法:

小东这孩子有大才, 搁在宫里种地实在委屈了他,得尽快放他出宫扑腾去。

秋东可不知道他大伯想断了他的退休养老计划,他现在有点烦。

消息才一漏出去,前头这批学生一个个跟吃了鹿血似的,激情燃烧,恨不能一天只睡两时辰,其他时间全部围在秋东这个先生身边请教。

都不是傻孩子,让人提前收集了那些城池的资料,和家里人乃至于小伙伴一起私底下做了相应的计划书,算是发动了他们身边能用到的一切资源,就连他们家中长辈也有极大兴趣参与其中,恨不能拿出个完美计划,得到秋东的肯定。

学生不上进,秋东做先生的烦恼,学生太上进,秋东也觉得挺烦,他打发人:

“有这空闲,去寻几个了解当地情况的幕僚。你们也不能去任上单打独斗对吧,自个儿选的人,总归用着更放心。”

打发走这一波,后面还有一溜儿早就得了消息,想送自家孩子到他这儿种地,谋个前程的宗室在怡园等着呢。

一个个围着老太后忆当年,哪个说起来都和皇帝,和老太后有很深的交情,自认为他们开口,宫里不会折了他们面子才敢在这种时候提要求。

他们可都听说了,英亲王殿下虽深居简出,但教导孩子极有章法。

之前送进宫的那些猴孩子他们也是见识过的,调皮捣蛋,不学无术,让家里人头疼不已。才短短几月时间,再见面简直脱胎换骨,稳重明礼识大体,走出去一个个都成了腰板儿挺直的好儿郎,让人眼馋的不行。

这样的好先生大都可不多见,别说给家里孩子某个前程,单就让英亲王指点一二,也够孩子们受用终生的,哪个做家长的能不心动?

不就是种地嘛,种!还能比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全身淤青,脚底血泡更难熬吗?连陵阳王家里动不动就哭唧唧的小崽子高讯,都能被英亲王改造成行事一板一眼,极有章法,稳重持礼,谁见了都得赞一声好的小郎君,自家小崽子底子不比高讯强?

别看他们这些大老粗嘴上说甚么“最不耐烦周人磨磨唧唧那一套”,“马背上长大的儿郎读些个酸诗,丢了祖上基业”之类的话,其实心里比谁都清楚,打天下是武人的事,治理天下,还真缺不得文人。

说到底,这世上文武双全之人,少之又少。

眼看着大魏将士势如破竹,大魏版图不断扩张,拿下周朝不过是早晚之事,那么大的国家,到时候靠谁去治理?还不是文人!自家这时候不抓紧机会分一杯羹,到了论功行赏那会儿再着急怕是也来不及了。

就这么的,秋东在周朝为之奋斗小二十年都没能成的事业,到了魏国这边,不出小半年,竟达到了顶峰。

大都城内,谁不赞一声“英亲王大才!”

尽管整个大都之中,和英亲王相处过的人寥寥无几,尽管英亲王陪在老太后身边尽孝,甚少在人前露面,但谁家子弟不想做英亲王的弟子,被他老人家教导呢?

英亲王,虽无一代大儒之名,却有桃李满天下之实。

怡园,也不再只是老太后养老的园子,而是无数权贵子弟的朝圣地。

尤其亲耕园,自从第一批学生出宫时,陛下赏了陵阳王家的小孙子高讯一块儿地,一尺见方,就在亲耕园旁边后,谁不以在怡园有一块自己的地为奋斗目标?

秋东面对另一批双眼放光,看他像盯着一块肥肉的孩子们时,面上很能稳得住,心里有点烦躁,他本来只打算带一批学生,剩下的让妥妥帖帖。

皇帝和老太后当时也是答应了的。

老管家近日可谓春风得意,见主子郁闷,乐呵呵的劝他:

“您没出宫,不晓得外头的人对您有多推崇,他们哪,如今谁都不信,只认您这个人,知道您至今还没个亲传弟子,削尖了脑袋想送孩子到您身边服侍呢,为了叫奴才在您跟前说说好话,这些日子奴才收礼都收的手软,拒都拒不了的那种。

还有咱们家世子爷和郡主在前线的表现,传回大都后,别管有多不服气郡主能得封威武将军,可私底下谁不说您一句教子有方。您呀,能者多劳,且为陛下分一分忧。”

主子哪哪儿都好,就一点,太没有上进心,才四十的年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世子爷还没成亲,连孙子都没抱呢,就想着甚么“退休”,让那些拼着最后一口气还在为儿孙操心的人如何做想,没有这样的道理。

这一点,不光他这个奴才如此想,就连太后和陛下也如此。

秋东回想这一切,都是为了给闺女儿子铺路所致,为了孩子,他这老父亲真是付出了太多,如此沉重的父爱,不能默默隐藏,他偏头叮嘱老管家:

“把我书房桌子上那本新编的习题册给世子爷送去,让他半月之内给出答案。”

老管家眼皮一跳,已经替世子爷感到窒息了,主子编那习题册时他就在边儿上伺候,说是算学题,其实杂糅了百科。

什么一个管子出水一个管子进水,何时才能将池子填满都是基础的。还有那种风速几何,马速几何,逆风如何,顺风又如何。一个人同时做八件事,如何安排才能简单有效省时间。同时生产一批物件,各自为战和流水线分工的优劣。高炉炼铁和直接还原的比较,凡此种种,让做了一辈子情报工作的老管家看的头大。

老管家也不笨,很容易就能看出,搞明白那些题的精髓,随时能运用在行军打仗和管理后勤辎重上,世子爷能在军中受主将争抢也不是没缘由的。

可在无人知晓的角落,世子爷为了答出主子出的那些题目,好好的俊俏郎君,偷偷掉了多少头发!他让人悄悄捎带了许多补发药材和食材过去,也没能补起来,说是呕心沥血也不为过。

秋东又道:

“不是新打造了两只玄铁流星锤吗?让人一并给念念送去。”

老管家眼皮又一跳,完全知道主子的心情有多糟糕了。

郡主对流星锤的喜爱是烙进骨子里的,原本那两只就让她爱不释手,老王爷用价值千金的青龙偃月刀和她换都不行,这要是再有一对儿玄铁打造的流星锤,郡主不得纠结的好几日睡不着?

想想自家郡主在战场上手持流星锤大杀四方,身边还跟着一匹马,专门驮着另两只备用的流星锤,等她随时替换,耐心感受究竟是哪对儿的手感更佳的场面,老管家就感到窒息。

此时感到窒息的绝不止老管家一人。

周朝京城,人人惶恐不安。

自打前线两月之内连失十二城的消息传来后,朝野震惊,人心惶惶。

谁都没想到陛下的国书发出去,魏国那边不仅没有及时收手,甚至变本加厉,一口气杀到了山雪关内。

气势汹汹,锐不可当。

边城一连发回三十二道求援信,看的人心惊胆战。

此时朝廷只得仓促组织人手进行反击,早朝上皇帝面色沉沉,谁都能看出他心情极度不好,山雨欲来。

大周与魏国边境,百年间摩擦不断,可自打皇帝他祖父那一辈起,便牢牢地将魏人挡在拉玛山下,魏人骑兵想进山雪关那更是痴人说梦,魏人年年对大周上供,派遣使臣送来牛羊马匹,祈求大周的庇佑。

一百多年了,谁都没想到魏人有朝一日,会走出拉玛山,带着骑兵杀进山雪关。

这对皇帝而言,是奇耻大辱,对满朝公卿而言,是无法言说的恐惧。

一切发生的太快了,快到他们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不曾醒来,就被人用这种粗暴的方式一榔头给砸懵了。

懵过之后便是愤怒,他们抱团取暖,群情激奋,跳脚表示:

“要给魏人足够的教训!”

当然,已经关系到国家颜面,百姓存亡,这仗说什么都得打,但谁去打呢?

太子第一个站出来表示:

“儿臣有筹集粮草辎重的经验,这事交给儿臣,父皇大可放心!”

总之就是不愿意上战场。

皇帝在上面眼睛狠狠地一闭,你堂堂太子,就算这时候慷慨激昂的站出来说你要替父亲征,大臣们也会极力阻拦,可你迫不及待的揽下最安全的差事,当谁看不出你究竟是如何想的?

这遇事就躲的性子哪里有半分像他?若他当年也这般拈轻怕重,天下哪里还轮得到他来坐?

这个太子不能留的念头,再一次从皇帝脑子里冒出来。

他看向满殿大臣,语气沉沉:

“诸位爱卿还有何异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