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15章,东岩茅庐(1 / 2)

加入书签

第615章 东岩茅庐 大匡山不是一个山峰,而是一大片山区,江朔并不确切的知道 赵获和李白当年的居所。

唯一的线索是李白写的《别匡山》一诗:“ 晓峰如画碧参差,藤影风摇拂槛垂。

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

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

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这是李白离开蜀地时写的最后一首诗,诗中有犬状,有归樵, 有“看云客”,有“洗钵僧”,可见赵的居所绝非人迹罕至的荒山野 岭,而是和主维的辋川别业类似的,避世桃源,修道修佛之人与 朴百姓混居之地。

另一个线索就是赵对江朔的描述,赵自号“东岩子”,乃是 “岩之“东的意思,说的是他所居之处有一块巨大的嘎岩颇为醒 目。

这又让江朔不禁想起了白兆山那座藏有丹炉的小石山,李白在 那石山结庐之时并不知道山中有丹炉,说不定是因为白兆山和大国 山“东岩”有某种相似之处,他才选在彼处安宅的? 江朔将自己想法对李珠儿和独孤湘说了,二女均觉有理,于是 在山中认真寻找起巨岩来。

一路行至大匡山,江朔 日已尽除,大匡山对身负绝 购买成功 世轻功的三人而言,并才 然灵活,但没有内力,无 法长时间随着三人奔行,江 不少猴群,便放它自己游 玩去了,约定找到地方之后以啸声为信,召它前去。

终十第三日时,在一处山岗上李珠儿忽然驻足,指看东面一处 山岭道:“好像是那边。”

江朔向那个方向望去,只见三块巨大的裸岩从一苍翠的山峦上 徒然冒起,又仿佛大降画屏插在这青山做的基座上,虽然不是很 高,却显气势非凡。

此山平贴看大匡山最东缘,大山苍翠,林木茂密,北面有一 河如玉带环绕而过,东面南面则是一望无际的由野。

独孤湘一拍服 袋道:“原来我们找错方向了,还以为东岩是什么避静的所在,在 山里寻一日,却原来在外面。”

江朔道:“太白先生有诗云樵关与耕者,出入画屏中”,此处有 山有田,当是此处!”

三人一阵激动,向那山飞驰而去,此时已是夏季,但尚未到汁 期,三人一水中沙洲为跳板,渡过大河,径直来到山下,但见河 有渔舟撒网,由中有农人耕种,山径上有人背看柴末缓步下山 一派山水田园风光,三人更加坚信此地就是赵和李白曾经居住过 的“东岩"。

三人走进山中,此处地势得天独厚,巨岩如障挡住了大河湿热 的水汽,山风从巨岩间拂过,吹向无琅的由野,又有高天的养木遍 阴,夏日走在此间山路上却依然凉爽舒适,林间鸟类极其丰富,不 时传来各种鸣叫之声,有些鸟儿就停在不远处的枝头上,身上羽翼 艳丽,众人皆叫不出名字。

江朔问:“还有干粮吗?”

李珠儿掌出一个饼交给他,江期擀下一角,轻轻搓成崩粉,对 着鸟儿摊开掌心,不一会儿,就有鸟儿飞到他掌上,江朔平举手掌 一任其啄食,余鸟见状纷纷飞来,儿平遮住江朔整个臂膀。

独孤湘看天喜,忙也要饼来喂鸟,果然不一会九鸟九也登 上她的臂膊,只是独孤怕痒,忽忍不住笑的花枝乱颤,只要有轻 微的抖动,鸟便都展翅飞起,一时间群鸟起落,好不热闹。

江朔道:“太白先生干谒时作《上安州裴长史书》,有呼皆就 掌取食,一无惊猜之句,当年裴长史只是不信,却不知世上真有 这样的情景。”

独孤湘叫李珠儿也试试,李珠儿初不肯试,不过独孤湘,拿 了一些饼屑在手中,奇怪的群鸟宁可在江朔和独孤湘的掌中争来抢 去,没有一只飞到李珠儿的掌中,她掸去掌中饼屑,笑道:“我身 上杀气太重,鸟兽不敢靠近。”

江朔和独孤湘闻言,心情一暗,挥丰驱散鸟群,一行人继续 前山中走去。

不多时到三块巨石之下,只见三块岩石从东向西如旗展般渐 次降低,东岩和中岩靠得极近,双岩夹恃形成一个小小的山洞: 洞前岩地回陷,蓄满清水,恐怕是千万年来山岩上滴下雨水形成 的天然小池塘,再向小池东面看去,江朔不禁楞住了。

在最高的东岩之下,竟有一茅庐,这茅庐怎么看怎么和白兆山 下李白所结茅庐有诸般相似,屋后烟图正在冒出缕缕白烟,憋间 觉得太白先生就在后面山洞中炼丹,而躲在门后的伯禽公子随时会 推门出来找他玩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