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94章 你好,李元昊—14(2 / 2)

加入书签

“这样做不妥!”

“为什么?”

另外三人几乎是同时问出了这个问题,然而曹皇后的回答却让他们齐齐陷入了沉默。

“我们为什么要把孩子送走?是为了让他躲过一劫顺利长大,而为什么要让他长大了,当然是能够让他在将来接替皇位。可是如果秘密的养在人间,无论是多么可靠的人,到时候都会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如何让人相信这是陛下的血脉呢?难道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成为陛下的血脉吗?”

“你是说作假,呃不对,被人诬陷是假的!”皇帝赵祯微微皱了皱眉,这种事情并非全无可能,毕竟两位皇子如今都身处潜在的危险之中,要不然他们也不需要如此忙活了。

倘若有人真的想要阻止他们登基,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质疑他们的血脉。那样的话即便能够顺利把孩子养大,也无法将皇位顺利的传递给他。

这样的话,养大还有什么意义呢?难道是为了让他承受更多的危险吗?

“照这样说的话,放在谁那里都不行,包括他康采恩!”

皇帝赵祯看了一眼沈太妃,无意当中留意到了,对方在微微颔首,看来这位太妃娘娘对于康采恩的戒心还是比较严重的,只是两人素昧平生,也不知道他这戒心是从哪里来的,不过在皇位继承这种大事上,小心驶得万年船总是不错的。

不过沈太妃的思维缜密可不仅仅体现在这方面上,只听她立刻给出了另外一个建议。

这个建议与曹皇后所说的观点截然相反,他认为曹婆婆的建议其实还是可行的。

“把皇子秘密养在宫外,也不见得就不能证明他的血脉,我们可以为他留下信物,也可以把这件事告诉朝中的重臣,宗室当中的长者,让他们做个见证。同时陛下也可以留下圣旨,然后在圣旨当中告诉朝廷中的文武百官们,谁才是你养在宫外的孩子?这样万一有所不测的话,朝臣们也可以根据甚至按图索骥找到那个孩子,并且保护他登上皇位。”

曹婆婆一听此言,也觉得颇有道理。但是,曹皇后很快从中找出了几个破绽。

“如果使用信物的话,且不说是否容易丢失,光说这个信物应该如何证明,就是件很难办的事情,倘若要让见证人知晓,那就意味着有可能泄密,反而容易招致杀身之祸,但如果见证人知道的少来等到皇子要聚会的时候,他们说不定就已经死绝了,而且知道的少,虽然能够顺利保密,但却不容易被广泛认可仍然有可能会被人泼污,说是少数重臣篡权图谋。至于圣旨其实跟信物一样,首先我们需要那些陈怎么知道有这么道圣旨的存在,但如果他们知道肯定就有不法之徒想要刺探甚至当中的具体内容,到时候宫中免不了鸡飞狗跳,但如果知道的人少了,到时候很有可能又要被说成是编造的。翻过来调过去,问题还是那样的,秘密的养在民间实在有诸多的不变,除非陛下您在大行之前就秘密的将皇子接回宫里来,并且同时昭告天下,这样才能保证皇位的顺利传承,但是如果皇宫是个安全之地的话,我们原本就不需要把房子放在民间秘密养大,这反而又成了一个最大的矛盾。总之一句话,秘密养大在民间是件绝对不能做的事情。”

这番长篇大论一出口,在场立即陷入到了沉默之中。

不过皇后娘娘今天的表现却真是出人意料的精彩,就连皇帝和曹婆婆都暗中为他送上了喝彩。

其实。皇帝在此之前最为倚重的还是曹婆婆,毕竟论起宫中的险恶,没人比他更加清楚。

可是曹婆毕竟年事已高,而且当年经历的风风雨雨也已经离他远去了,毕竟皇帝如今都已经40多岁,让谁突然回到40年前的风雨交加之中,都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显而易见的是,这一刹那的曹婆婆,恐怕已经不复当年之勇了。

其实沈泰辉的情况和曹婆婆差不了多少,30年前真宗去世之后,宫里的各种内斗便已章宪明肃太后的胜利而告终,因此,他也是远离这种心机很多年的人了。

好在。在如此严肃的问题面前,他们恢复状态的速度也比想象的要快多了。

差不多半刻钟的寂静之后,两个人几乎是同时说出了一个句子。

“那就公开养!”

曹皇后微微一皱眉,这两人的胆子,分明比康采恩还要大。

这句话的逻辑,聪明人当然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既然秘密养在人间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就索性公开养,告诉全天下的人,皇帝把皇子之一养在了皇宫外面。

至于为什么这么做,自然需要一个合理的理由,比如说皇子的身体比较虚弱,所以需要个安静的地方静养,如此以来还把为什么要躲躲藏藏的质疑都给一下子解决掉了,因此,全天下几处名山大川,倒是成为了皇子静养的绝佳之地。

比如说佛家圣地普陀山——那里就离康采恩盘踞的泉州不远。

既然康采恩有心在这件事上处理,那么就索性离他近一些好了。

其实江南也是个很不错的地方,而且听说康采恩的母亲最近也准备把产业转移到苏杭去了,倘若由他照料的话,那么也能算得上是康采恩出来了,而且女人对权力的追逐并不会像男人那样强烈,加上细致周到的关心,应该更能让皇家宗室们感到放心。

当然,这个静养之地是不方便说出去的,免得招来什么祸患。

而且,小皇子的周围,必须有亲信可靠的人把守。

这方面显然糟粕拥有着极其丰富的经验,应该也不用其他人再担心了。

当然,如果要公开养在民间的话,有心之人寻找起来,肯定就会有更多的痕迹可以利用。

但如果去那个地方的话,就连皇帝赵祯也认为,不会有其他的势力在找到皇子了。

如果这样说的话,康采恩真是个非常不错的人选。

只是,相隔两地的父子,能见一面的几率便又随之降低了。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n道贩子康采恩,微信关注“热度网文或者rd444”与更多友一起聊喜欢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