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0章 培养嫡系,要从孩子抓起—3(2 / 2)

加入书签

于是康采恩沉声道:“天行有常,不因尧存,不为纣亡。亦不因华存,不为夷亡。只是我华夏人善于思考,又勤于劳动,所以才距离大道更近一些。但是,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倘若我华夏停止不前,夜郎自大,那么将来必被夷狄所欺。而且,先圣孔子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尚且如此,况三国,乃至万国乎?”

胡瑗听完他这番长篇大论,早就已经震惊的说不出话来。光是那句改编后的“天行有常,不因华存,不为夷亡”,就足够颠覆他的世界观了。

原来他们一直引以为傲的华夏,在老天面前竟然这么不受待见。

可如果真理是这样的,那老祖宗为何还强调华夷之防呢?

或许是受到了太大的震撼,胡瑗竟然在不知不觉间问出了自己的疑惑。

而刚刚因为长篇大论而状态正佳的康采恩,则干脆用了个对偶句子来回答。

“聚水以纳百川,海之道也;固土以养万物,地之道也。”

“原来如此!”

听完这话,胡瑗才恍然大悟。固本求存只是基础,枝繁叶茂才是未来。

老祖宗的用心是良苦的,可惜不肖子孙只知道断章取义,未能全然体会其中深意。

或者,他们是不知道如何才能枝繁叶茂,所以只能固本求存吧。

看看如今的大宋王朝,距离曾经的盛唐辉煌,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啊。

而盛唐本身,在开元盛世之后,似乎也不知道该怎样抽出新芽了。

或许,面前的这个小家伙,能够带来不一样的答案。

故而,胡瑗谦虚地询问道:“如今的大宋朝,应该怎样纳取百川,才能重新换发生机呢?”

康采恩没想到他会问这个问题,但还是给予了回答。

“求道!”

胡瑗没想到,康采恩给出的答案,竟然是这个如此熟悉的词汇。

求道,那可是他们这群是大幅一直在做的事情啊。

当年他和孙复、石介一起在泰山闭门读书的目的,不就是求道吗?

可是这么多年来,他们也没能帮助大宋重换生机啊。

似乎是看透了胡瑗心中的疑惑,康采恩为他主动解释道:“我知道很多士人都在做这件事情,但是,不同人有不同的求道方式,所以他们得到的结果是不同的。但是大道就在那里,并不因为求道之人有所不同而改变,所以只能是求道的方式弄错了。”

“说的对,汉儒以谶纬之学为能事,而前些年孙复重注春秋,便对他们多有不满。可见,求道的方式直接决定了能否接近大道。”

“没错!”早知道这帮人要掀起疑古浪潮的康采恩,当然对此大加赞赏。而且他还准备借此留下胡瑗。

只听他说道:“我对明复(孙复字)先生以及您的求道方式非常赞同。如果先生也赞同我刚才的那番话,那不如留下来和我一同建设玉津园大学!”

“好!”胡瑗郑重的答应道!微信搜索公众号:mdy66,你寂寞,小姐姐用电影温暖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