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六卷:五、米兰安达之死(1 / 2)

加入书签

海伦娜知道米兰安达一定知道这封信。

这是她对她的了解。

但米兰安达并不知道这封信的内容,米兰安达能猜测到,但猜测终归是猜测,无法断定。

如果米兰安达来向她反映了这件事或是向那个秘书询问了这件事,她对她还可以比较放心。因为她不避害,这样的人也许会为她牺牲自我……

但米兰安达并没有这样做,这显然是有了私心,面对生死存亡,她选择了自己。

再说,她现在是唯一知道真相的人,当然,还有伯维•让布。但伯维•让布只知道弗里茨的事,并不知道瑟尔苔妮的事。这一点她已叮嘱过米兰安达,她相信米兰安达不会那么愚蠢。伯维•让布即使杀了弗里茨大夫,也不会判极刑。同样,她海伦娜杀害了瑟尔苔妮,也不会被判处决。问题是伯维•让布只要不死,还有出头的日子,而她海伦娜只要瑟尔苔妮之事一坐实,她就彻底完蛋了。到那时,如能不死,也比死还惨。

所以伯维•让布可以信任,他只要保住了她海伦娜,他就一定会有出头的日子。

而米兰安达则不会这么幸运,瑟尔苔妮的事一旦暴露,米兰安达必死无疑。

这样的人就是风险,本来就一定要清除掉。

是她的侧隐之心,是她的优柔寡断误了事。

只要米兰安达一死,瑟尔苔妮之死就永无对证,不管那个“帝国老战士”再怎样兴风作浪,也无撼她帝后的地位。这一点明白无误!

***

她对米兰安达的猜度很快就证实了。

因为米兰安达毕竟是米兰安达,她只犹豫了一天,便明白自己不能就这样一封信装着不知道,她决不能不去询问,万一她的不询问被帝后知道了,自己的忠诚度便成了问题。所以第二天,她一进入宫内,便找到了那个秘书,询问了这件事。

这又是她做的一件蠢事。

她做得太精明了。

事情到了这样,错过了当时,不管她再怎样做,她已无法做到两全其美。

一个太精明的人,本身就不能让人放心。

秘书将这事禀告了海伦娜,并告诉海伦娜,她已回之于“交给帝后了”。

这也说明了海伦娜的猜度没错。

再说,这时候,海伦娜发现了宫中出现了一种异样的氛围,有些人看她的眼光都出现了规避狐疑。这说明瑟尔苔妮、弗里茨之死已在宫中流传,是那个“老战士”在继续兴风作乱。米兰安达已不可靠。但这时,林炃对此似乎还不知道,在这样的时候,如她再不出手,可能就再也不会有后来了。

是米兰安达的精明害了她自己。

她决定要清除米兰安达,以彻底断绝后患。

对此,她进行了绵密的思考,决定由自己一人来做。

***

做了这件事后,米兰安达似乎放了点心,但宫中不安的气氛,米兰安达也感受到了。

她才发现自己又做了一件蠢事。

她再也无法摆脱这股向她袭来的“流言蜚语”,以她的才干,她已预感到了自己已是在劫难逃。她也想了许多,甚至想采取主动告发,但最后还是否定了。如她采取主动,向林炃宇帝告发这件事,她也难免一死。她和弗里茨大夫参与了这件事,不仅违反了《宫内法》,而且还杀了人。所杀的人还是帝主的爱妃,现在她又杀害了弗里茨大夫。她犯下了这么大这么多的罪行,事到临头,还敢告发帝后,这与情与理与为人,都不可能得到任何人的宽恕和赦免。

那自己就成了千人指万人骂的恶妇,成了一个世界上最坏的女人。

所以这事不能做。

哪她该怎样来摆脱这件事呢?这一点还真让她绝望。既然有人写这封信,那自然是针对帝后的。帝后不倒,写这信的人自然不会罢手。她了解帝后,帝后不是昏庸的人,这可以从指示她清除掉弗里茨大夫一事,便可以看出。当情况威胁到她的时候,帝后可以清除掉弗里茨大夫,同样也可以清除掉她。而清除掉她,则是这件事得以解决的最妥善的解决办法。

“我现在是唯一的知情人,我不死谁死?”

“抓住写信的人也不行,既然他敢写信,可能已将内幕扩散。说不定还有杀手锏:写有证明材料放在他可信任的人手里。”

“既然都是死,我为什么不死得有价值一点?为自己的亲人争取到最大的利益呢?也为自己争取到一个好名声?只要帝后不倒,这一点就可以做到。对,要死,也要这样,一定要获得帝后的承诺,让她在今后为我平反昭雪,肯定我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帝国,让我成为人们所敬仰的人物而在历史上永世留芳……”

“那么,现在,我就不能自杀。我一定要等到帝后来要我死时,提出我的要求,否则我就决不死,宁愿让她杀了我。我想,以帝后的聪明,杀我,除非她能做得滴水不漏,否则她的麻烦就会更大……”

米兰安达将这一切都想明白了,怀着悲壮的情怀,遂这样暗暗的下定了决心。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