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章 又生一计(1 / 2)

加入书签

一驾牛车停于临晋侯府前,杨骏自舆内而下,慢步走入府内。

此时杨骏虽已行太尉职权,但实则并未正式受新帝晋封,只是遵从武帝遗诏行事罢了。故而杨骏府外匾额之上所书依旧是临晋侯府,而非太尉府。

其实即便不日之后正式晋封,如是不愿,杨骏依旧可以沿用此匾,毕竟官职虽擢,但爵位未变,沿用“临晋侯府”之名亦无不妥之处。

言归正传,杨骏步入中堂,堂内已有一干人等静候多时。

见屋内众人杨骏并未显露惊讶神色,似乎他们本就应该知道自己今日回府。毕竟丧事基本已毕,不日登基大典之后,新帝自然由东宫迁至太极殿内居住。故而杨骏搬出太极殿西堂也不过就是这一两日的事情。

杨骏也不和眼前众人客套,自顾坐于堂上主席。此举并非是看清眼前众人,只是因为他们皆是杨骏心腹,故无需多礼。

但见堂内众人却是一一向杨骏躬身行礼,虽为心腹,但到底尊卑有别,对于他们来说,若无杨骏可以命令,他们是断不会因为熟识而废掉礼数的。

不待最后一人礼毕,杨骏摆摆手示意众人不必多礼,速速落坐,口中问道:“汝等可有对策?”

这问题咋一听没头没尾,但众人基本心中都很明白杨骏所指所为何事。

段广率先开口:“其实亮贼出逃非为祸事。依属下愚见,若是就此放任其离去,其中之利远大于弊。吾以为利者为下。宗室与大人之间早已势如水火,若放亮贼,实为示好于宗室。不至使宗室团为铁板,共反大人。次者,亮贼虽有封地,然其中兵马不过区区千数。以亮贼谨慎怯懦之性,必然不敢贸然起兵。即便起兵,名不正言不顺。以其往日之交,即便起兵,短时间内必难成势。且此等叛军相聚起事,皆因利益二字,相间必有猜疑。旦以利诱之,顷刻之间土崩瓦解。更莫论洛阳成外尚有数万牙门军,洛京四周亦有中军十万。大人以镇压叛军为旗,号令天下兵马,定可轻松召集数十万兵马已攻驱策。届时以数十万之兵对其数万。只怕两军尚未交战,亮贼便已自束双手降于大人。”

其实段广所言甚是在理,如今敌我形势竟在其短短数言之中豁然开朗。不得不说,从理性上来看,放任司马亮不管非但不会过度激化外戚与宗室之间的矛盾,也是体现杨骏度量之大并无赶尽杀绝之意,更代表杨骏不论从各方面都不惧怕司马亮的自信。一石三鸟,可为上上之策。

奈何段广虽有旷世奇才,但他也有致命弱点。其弱点便是只重“理”,却忽略了“情”。这一完美的决策之中,恰恰未考虑到的就是杨骏的情感。

倘若杨骏是如刘备、汉武帝一般的贤王,听了段广如此一番言论,定当是亲下其座,手握段广双手,眼中含泪,肺腑言道:“先生所言甚得吾心!”

但很显然杨骏不是,非但不是什么贤王,就连相比于武帝相去亦是甚远。他就是一个胆小且善妒,狂妄且记仇的小人。即便是理性不断地在高速杨骏,段广所言确为上策,但他依旧咽不下司马亮从他布置的天罗地网中逃脱的这口气。此时无论在座亲信谋划出何等高明的计策,若是无法即刻取得司马亮的向上人头,他一概不予接纳。

杨骏拿起案上酒盏将其中浑浊的醴酪一饮而尽,冷冷地扫了段广一眼,咬牙切齿道:“诸位可还另有计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