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33章 “搁这儿给地施肥”(2 / 2)

加入书签

诚然马拉申科也知道,会有这么一种感觉出现,其实多半还是和苏联自造的光学瞄具确实有些粗制滥造、过于流水货,和德国佬这蔡司一比较确实差距蛮大、高低立判所致。真要说德国佬这蔡司瞄具好到天顶星黑科技那种程度的话,恐怕吹得有些太过了、还不至于。

但一码归一码,好使就是好使,能拔脓的就是好膏药。

既然手里有德国佬制造的更好光学瞄具可用,那么哥们拿他德国佬造的东西,来见证一下这些德国佬被发送上天的场景也是没问题的,道具对口嘛。

“妈的,这帮炮兵也忒他娘的猛了!这哪里是把德国佬肢解炸成碎块,这他娘的是搁这儿剁饺子馅呢?一炮下去连绞肉机都省了,刚好还把弹坑的土翻上来,连肉沫带土块直接一块儿埋了,收尸都省了,这是搁这儿给地施肥还是干啥呢?”

能让老马同志发出如此惊叹的,其实是一发203毫米b-4型榴弹炮发射的高爆榴弹搞出来的杰作。

这发跨越了十几公里距离后,径直砸在了德国佬阵地上的203毫米高爆榴弹,正巧打在了一个不偏不倚的神奇位置上:挤满了德国佬步兵的一处简易防炮洞。

要说德军不长记性、记吃不记打的话,恐怕有些冤枉。

在战局愈发不利、已经丢了战略主动权的1944年,愈发频繁的苏军突击和日趋猛烈的苏军野战炮兵炮火,令德军真正意识到了即便是进攻出发阵地,也有修建防炮掩体和工事的必要性。

如若不然的话,那些不知道什么时候哪根筋不对头,就想打一轮齐射过过瘾的俄国毛子们,会把多少枚、多少口径的大口径重炮弹丸砸到己方脑袋顶上,噼里啪啦一通乱炸之后尽是遍地尸体与血肉残片的惨状。

类似这样的情况、这样的场景,44年的德军已经数不清到底有多少次是因为在防守上的麻痹大意、存在明显疏漏,而被这近似冷枪冷炮运动的不定时随机炮击打的狼狈不堪。有时候就连早晨起床的闹铃,都是对面的俄国佬拿重炮炮弹送来的,简直有够恶心人。

开战伊始还大声嚷嚷着“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御”、根本不屑于精心修筑防御阵地的德军,现在也被迫开始当起了地老鼠、加紧补课,认认真真地学习如何修理地球挖工事。

类似防炮洞这样过去根本不屑于搞的东西,现在也开始大量出现在德军的进攻出发阵地上。

可能数量有些少,但最起码能让标准配置下的阵地守军部队都挤进来,这已经是力所能及的最低限度,有洞钻就不错了还要啥自行车啊。

但那些原以为钻进洞里就可以躲过一劫的德军步兵们,明显没考虑到一个通常情况下都不会发生的重要因素.......

如果对面那些俄国佬把200毫米以上口径的重炮调来,并且一炮打过来正巧直接命中防炮洞顶,这又会有怎样的结果?

(本章完)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