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07章 准备过江(2 / 2)

加入书签

哪怕对面的日本鬼子手里只有三八大盖、再怎么一干就碎,但你is7过不去河还是白瞎,必须要想办法把重装备弄过去才能有战斗力可言。

好在,对日作战行动是红军自打卫国战争爆发以来,所经历的准备时间最充裕、能号集调度的协同力量最齐全的一场战役,没有之一。

这一次,战争的主动权在苏联手里,准备妥当再打是完全可以预期的,这也是马拉申科说自己的部队能过得去这条江的最大信心所在。

领袖军军部所在的哈巴罗夫斯克就在乌苏里江畔,在政委同志的陪伴下一路出了城、来到城郊,下了车的马拉申科一眼就能望得到这条水波平静的宽阔大江。

好消息是,乌苏里江的汛期最早要到七月份才能到来。

而按照目前的战役准备进程来看,战斗到不了那时候,预计在六月即可准备妥当打响,领袖军的这些重型装备完全有能力赶在汛期到来前过河南下。

往后那些用来支持前线作战的,更轻量化的补给和非作战车辆都好说,哪怕汛期来了也有办法弄过江去。

站在江边湿软的草地上感受着这和煦的春风,带着江水特有的凉爽拂面而过,眺望着对岸故土有一会儿的马拉申科将手举的望远镜放下,紧随其后的话语随即脱口而出。

“工程兵部队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有说法了吗?”

为了支持领袖军南下过河的行动,朱可夫那边特地给马拉申科派来了一支经验老道的工程兵部队,携带着专门为对日作战行动而提前准备的设备、材料前来帮忙。

目的只有一个,把领袖军这些巨大的战争机器送过乌苏里江,架设一座结构承载力80吨级的钢制浮桥算也算史无前例的艰巨任务了。

红军的工程兵部队此前从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任务,更没有现成的装备,此次行动所需的绝大部分任务材料都是专门定制的。

至于说浮桥本身其实并不算难题,浮力这个东西属于是只要你把浮力容器做得够大够强,连几万吨的战舰都能在水上飘起来、飘个结构承载力80吨级的拼装浮桥只能说是轻而易举,道理都是一样的。

但实打实的工程量确实是更加巨大且艰巨,且大姑娘上轿头一回,所以这才有了马拉申科专门提了嘴工程兵部队的询问。

“工程兵部队在抵达之后立刻进行了实地考察,时间甚至要早于领袖军军部的搭建完毕,他们是最早抵达哈巴罗夫斯克进行战役准备的部队之一。”

“需要用到的浮桥钢结构件都是特别定制的,宽度和承载力完全是为了我们军量身定做的。也是因为太大太重的关系,这些钢结构件和所需要用到的浮力容器,被拆散成了十几列火车陆续运抵。”

“截至目前,工程所需的所有材料设备已经全部抵达,工程兵部队也签收完毕。带队的弗拉诺夫上校认为,只要有6个小时的安全时间,他们就能把浮桥建造完毕,希望我们能务必掩护他们施工,确保不被日军袭扰。”

“.6个小时?”

听罢此言的马拉申科眉头一皱。

倒不是说挡住日本鬼子不让其妨碍施工有多难,只是这施工时间让人听了后着实高兴不起来。

“一旦战斗开始,日本鬼子不会眼巴巴地等着我们架桥。我不怕他们来冲击施工现场,我甚至只怕他们不来,但如果这些家伙见势不妙跑路怎么办?”

“6个小时再加上部队过桥和过桥以后集结所需的时间,真正对日军发起

“不要跟我说什么航空兵迟滞敌人撤退步伐,航空兵阻击不是理由,要是航空兵遇突发情况没能完成任务呢?哪怕晚一个小时发起成规模突击,战场态势都可能会发生重大改变,留给敌人的时间这么久绝不是什么好事。”

马拉申科把自己的担心讲得很清楚,知道红军势大的日本鬼子有极大概率会搞收缩防御。

真要让这帮瘪犊子玩意儿据守坚固城池或阵地、再加上兵力密度一大,且不说能给领袖军造成多少鸡毛蒜皮的损失,但是这解决问题需要更长的时间却是要命。

马拉申科最缺的是什么?

是时间。

别忘了,马拉申科还肩负着“附加作战任务”呢,跟外贝加尔方面军抢时间、赶进度这是明摆着的。

10个小时对于完全机械化的领袖军来说,来得太过宝贵也太久,马拉申科不想上下嘴皮一碰就把这么多时间轻易浪费。

政委同志当然也能理解马拉申科的心情,只是这次任务的特殊性非比寻常,却是万万不可用一般的架桥任务来加以衡量。

结构承载力80吨级,还如此超长长度的钢质浮桥架设,可是此前从未有过的任务。

这可比架设足以让is6通过的60吨级浮桥建造难度,整整高出了两个10吨难度级。再加上横跨乌苏里江的超长长度后,综合难度自然可想而知。

权衡再三的政委同志最终还是依旧沉稳地开口。

“我会再去跟弗拉诺夫上校沟通的,看看他还有什么需要支持的地方,人力、物力我们都可以提供配合,尽量再把6个小时的工程时间往下压缩。”

“其实我也不想这样,我知道朱可夫元帅给我们派来的人一定是精英中的精英,但你知道我们——哎”

一声长叹之余话也到此为止,马拉申科相信政委同志能明白理解,话已至此只能说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然而也就是马拉申科与政委同志这相伴江边、就地说事儿,身旁身后还跟着一大群参谋班子和警卫人员之时,江对面那边却突然出现了一队人,从斜坡后爬上现身。

那肩膀上背着老长一支三八大盖的身影,一眼就映入了马拉申科的望远镜里,属实是看得人直倒胃口、坏了心情。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