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4章 第七名(1 / 2)

加入书签

翌日清晨,宣明正殿。

科举殿考的具体规格和女官殿考一模一样,殿中摆放着工具齐全的矮桌和蒲团,笔墨纸砚换新后皆是上等的极品,只是位置有二十个。

除去最后确定入选的‘三世家,七寒门’共十人外,还有另外点数成绩仅次于他们之后的十人,作为皇帝的备选。

区别在于,前十个确定都会留用入仕,后十个就纯看运气了。

至辰时,天气不冷不热。

皇帝从后面走出来,坐在主考的龙椅之上,其余人也按部就班,右边一列分别是国子监祭酒沈萧、礼部尚钱景春、长青阁御业徐丹青,还有负责记录的郭凛和潘高枝。

江淮照常坐在左手边的矮案前,她这一列另空出两个位置来,按规矩是皇上钦点的陪考,今年有大理寺卿徐九卿一个,另外一人至今未现身。

不一会儿,立于殿前的秦戚拂尘一挥,江淮以为是要宣考生入殿,却听他狭长的声音发出,喊了另外一个人的名字。

“宣明王殿下入殿”

她抬眼,瞧见殿门口站着的某只狐狸,凌眉一竖。

皇帝只是应了一声,随即招手让他进来。

宁容左只道了一句是,然后走进来,坐在了江淮身边那个空着的位置上,拂袖撩衣,登时有清凉的香气传过来。

江淮下意识的往旁边让了一下,微微斜眼,发现那人懒散的歪靠在椅子上,也不抬头,只是玩着那置放在面前的翠玉笔架。

他既然没吭声,江淮也就没在意。

皇帝道:“秦戚,宣考生上殿。”

“是。”

秦戚点头,旋即再一挥拂尘:“宣中侍郎范仇次子,范良生入殿”

话音落了,殿门口走出来一位面容清秀的青年,江淮上眼,这个范良生和他父亲长得还真是一模一样,就是眼睛大点儿。

他按规矩进来,然后跪地行礼道:“小生范良生,给皇上请安,给各位大人请安。”

皇帝垂眸:“今年世家的所有考生中,你是第一名?”

范良生不卑不亢:“是。”

皇帝道:“挺好。”说着,叫他入座。

再然后,秦戚继续宣召。

“宣户部尚裘茂长子,裘鹤入殿”

“宣卫尉寺少卿祖杉长子,祖逸安入殿”

皇帝翻看着名册,今年入殿选的三个世家名额看来已经定了,再挥手,秦戚便转向了另一个方向,扬声喊道:“宣兰州金城县考生,黄一川入殿”

他说完,一个衣着明显和前三位有着天壤之别的青年款步而来,初次面圣,俯首于天子脚下,他竟也丝毫未露出任何怯意,按规矩行礼:“草民黄一川,给皇上请安,各位大人安好。”

皇帝势要力捧寒门,所以一见到这种气骨不俗的寒门考生,登时眼睛都亮了,背脊缓缓挺直,一指他:“一川?可是出自贺铸的词?”

黄一川弯着身子,声音有些低:“回皇上的话,草民的名字的确出自贺铸的《青玉案。”

“你爹娘给你取得?”

“回皇上,是草民自作主张,临入京前私自更改的。”

“倒是好听。”皇帝微微颔首。

宁容左放下那个笔架,恍然来了兴趣,淡淡道:“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说着,坐直身子,打趣道,“那你应该叫黄时雨啊,怎么叫黄一川了?”

黄一川微微一怔,没觉得为难,而是淡笑道:“回殿下的话,草民的弟弟叫黄时雨。”

众人闻言,都不由自主的笑了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