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7章 三生争霸(1 / 2)

加入书签

桌椅重新置列,拼搏到最后的这三位考生依次入座。

韩渊在最前,其次是范良生,最后是黄一川。

皇帝这样干耗了一天,心情看样子却很是不错,视线扫过这三人,淡淡道:“这最后一轮,由朕钦考,无令官举牌,也无号官报晓,只知道答案后,直接说出各自的即可。”说着,摸了摸旁边的一叠试卷,“这第一道考题,是为十七年前的……景江之战。”

此话一出,殿中唯有江淮这个初次得知的人,愣了愣。

她没想到这最后一轮的第一道考题,居然是景江之战。

十七年前,距离皇帝鸩杀长信王,夺位登基还不到三年,彼时因着佛门之乱的后症未退,使得国内人心动荡,诸资匮乏,无能抵御外敌之力。

大秦见势,举兵伐汤,顺着景江一路杀到北疆阳城!

敌人来势汹汹,锐不可当,怎奈皇帝当时心内有结,将长信旧臣停职的停职,革职的革职,朝廷整个大换水。

可没想到,到了关键时刻,竟无人能出半个主意,亦或是领兵退敌。

眼看情况迫在眉睫,皇帝只得重新启用旧臣,他力排众议,亲自屈身去请彼时还名为秦易的江秦出山,希望他能出手力挽狂澜。

本以为因着长信王之死,秦易会断然回绝,谁知道他不顾从前的恩恩怨怨,一口便答应了下来,领兵北上,痛杀三军,又一次守卫了大汤岌岌可危的国土。

而更可贵的是,他竟然将虎符完整而归,三十万兵权拱手。

皇帝感其心诚,更是顺应天下民心,封其为豫国公,赐姓‘江’,并留其祖姓‘秦’为名,重新启用旧臣,在朝之上,与诸官一视同仁。

当然他不知道,那只是江秦用的苦肉计,为的,就是骗取他的信任,重回朝堂,比起兵权在手的血刀,还是政权凝聚而成的无形刀,更适合披荆斩棘。

话说回来,皇帝那么爱面子,那么重视日后的史工笔对其评价的一个人,居然能将这件事搬出来作为考题,虽然牵扯不到他当年狠心弑兄的佛门之事,但那段被大秦逼得举国狼狈的日子,一直是被大汤百姓视为国耻。

所以江秦成功退敌,才值得那般赞颂。

一剑血国耻,想想都带劲。

龙案前,皇帝翻着考题,说道:“瞧你们三人这浑身的汗,不必拘谨,也不必紧张。”说着,打趣儿道,“那朕这第一题,便缓和个气氛。”

“朕未赐姓之前,豫国公江家,姓什么?”

“秦!”

这三人几乎是异口同声。

江淮微微斜眼,却见徐丹青似笑非笑。

是了,她也有些无语,这叫什么考题。

“朕知道,此为武试列的小题,但为官者,自要有心怀天下之谋策,关键时刻,不分文武,皆能为我大汤分忧解困。”皇帝这边讲完了冷笑话,便开始正经出题,道,“……彼时秦军杀至北疆阳城,霸占三关,豫国公如何能凭一己之力,在不损兵折将的情况下,夺回那三关?”

“皇上。”范良生抢先,道,“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是为声东击西,佯攻腰部而取首!”

“皇上。”黄一川见旁边的韩渊没开口,淡淡道,“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是为以逸待劳,攻敌于疲惫之时。”

皇帝见韩渊一直没说话,便问道:“韩渊,你的答案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