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1章 龙台之血(1 / 2)

加入书签

推荐看这章的bgm,羽毛田丈史的文明の道,不得不说,岛国的纯音乐做的真心不错,我是忽然来了为臣为君大情怀的晾。

常朝会上,百官林立。

今日皇帝指名道姓的要审郭家,遂殿上的气氛从未如此严肃,伫立着的官僚你偷看看我,我偷看看你,却谁也不敢事先开口去落井下石。

虽说如今江淮已死,旧臣如同案上肉,全全任人宰割,但太后仍身康体泰,只要她老人家不倒,旧臣就不可能彻底翻船。

再者说了,这一年多来,恭月郡主露出掌政的真面目,四处打通联络,将从前那人深藏在朝中的人脉全部聚拢到一起,坚不可摧,隐有第二个江淮的架势。

既然郭家必败,这时候多踩一脚少踩一脚都没有任何意义。

关键的是,不要与太后和恭月郡主结仇。

遂各个鸦雀无声。

皇帝坐在龙椅之上,摸着手旁冰冷的玉如意,环视殿中面面相觑的诸多官卿,自然知道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便没有多嘴去问。

“秦戚,传郭绝上殿。”

“是。”

那老内监咬了咬牙,扬声道:“传郭太师上殿”

那尖细的声音十分清晰且冗长,一直传到殿外的九十九层台阶之下,瞬间席卷过方圆百米的殿前龙台,然后才将将消弭在空气中。

只不过郭绝患有腿疾,这九十九层台阶于他来说,可谓登天。

于是乎,麒麟殿中的一行人陷入了漫长的等待。

大家皆知其中缘由,却也皆是心照不宣。

慕容秋站在文员列首,他穿着一件很平常的黑金色朝服,只袖口处镶匝了那鹤峭云中藏的图案,因着近日多雨,他抱有小恙,脸上略显苍白。

见殿外久久无声,他上前一步拱手道:“皇上,郭太师腿脚不便,这殿外台阶九十九层,若是光靠他和一对儿女,不知何时才能入审。”

他这一开口,周遭站的双腿都开始酸麻胀痛的官僚登时松了口气。

皇帝将视线投下去:“那你说怎么办?”

慕容秋沉默两秒,出了个主意:“回皇上,先帝朝时,捉住了那摄政王曹延,曾以判臣为名进行讯问,当时那曹延双腿俱残,不能移动,正是先帝带着文武百官下去台阶,至殿前龙台进行审理的,皇上可效仿之。”

皇帝冷淡道:“要朕屈尊?”

慕容秋不紧不慢的抬眼:“皇上是成大事的天子,理应不拘小节。”

皇帝和他对视两秒,这才扶着那龙椅起身,殿下的众官僚见势,纷纷把腰弯的更低了些,听龙案前的那人说道:“好,就听你的。”

……

所谓龙台,便是九十九层台阶之下,那张长宽皆有百米的精致玄色石台,它被打磨的十分光滑干净,上面有宫匠规整雕刻的一套完整的《管子君臣,是以人工精心凿出那不到一寸深的沟壑,每个字的锋运都及其标准漂亮,再浇灌上金子化开的水,冷却之后,远远望之,庄严璀璨,令人心生佩畏。

自四百年前,汤朝在中原拔地而起,汤皇祖修缮麒麟殿时,它就已经在此铺垫了百年,是从林王朝传下来的,高足有半米,四个角上各伫立了一根宽有两米,高则十数米的红漆华美柱子,上面攀旋着腾云金龙。

金龙张着嘴,嘴里叼着蝰蛇。

就像是麒麟殿内的那九根一样。

而蝰蛇,是上一个王朝,赵王朝的象征之物。

大汤朝的文武百官在台面上上下下走了这许多年,但审人,还是第二次。

不出所料,郭绝连那半米高的龙台都上不了,他坐在那木轮椅之上,身后是郭染和郭瑾。

那小丫头衣着素雅,是为祭奠大哥,稚嫩的视线往上眺望,掠过盛汤的百米龙台,攀上那九十九层耸然台阶,最后落在那庄肃的麒麟殿前。

皇族宁氏,峻峭巍峨。

似有伏龙掠地而来,又仿佛野虎啸引前行。

这便是,天子的气派。

皇帝负手垂眸,衮袍冕旒加身,一双眼沉沉如古井。

身后是文武两列官僚。

他们俯视着台阶下的郭绝,面色各异。

有唏嘘郭绝一代镇国将军变为朝上有名无实之臣,被逼迫自废双腿,囚困于轮椅之上二十余年,如今狼狈残喘,自甘赴死的。

也有那敌营之人,见平生宿敌终将赶赴黄泉,心生快意的。

更有那事不关己高高挂,一心独扫家门雪的。

皇帝挥手,他们带着各自的灵活心思左右两侧先行,至那龙台之上,必恭必敬的站好,而皇帝再行,一直行至龙台中前方,望着台下,震袖道:“孟满!”

“是!”

孟满招手,龙台两侧瞬间冲出数十位真龙卫的侍卫,他们手持佩剑,群蚁般涌过来将郭家三人包围,那人再上前,身上的甲胄在行走时咣当作响。

见此势,郭染吓得双腿直打哆嗦,分毫不敢动,倒是那郭家小女,那穿着一件蟹壳青色裙袍的郭瑾少女清澈的眸子包裹着无人可亵渎的傲意,更有那岁不能磨灭的愤怒,她张开双臂站在自己父亲身前,厉斥道:“放肆!”

郭瑾今年不过十七岁,正是花一般的俊俏年龄,也正如坊间所传,旧臣不出弱女子,经过这近三年的洗礼,她也变得钢铁一般坚韧耐寒。

尤其是郭凛之死,给她灌铸了最后一层铁衣。

孟满没想到郭瑾会冲过来,对视着这女孩平整刘海儿下的锋利眼神,他有些拿不定主意,遂回头请示皇帝。

皇帝在龙台上看着,冷笑着道:“好一个郭瑾,好一个郭家丫头,倒是比她那废物二哥强多了。”稍微挑了挑下巴,“控制住她,别伤了她。”

孟满得令,示意手下,有两个侍卫上前,一把抓住郭瑾瘦弱的手臂,轻轻扭转在身后,那丫头闷哼一声,疼的眼睛登时蓄满了泪水,却死噙住。

郭太师一脸肃然,冷冽道:“休伤我小女。”

此人气态非木轮椅能困住,单单这五个字,就让那两名侍卫虚了底气,抓着郭瑾的力道也适当性的减小,那丫头颤着嘴唇:“父亲。”

郭绝回以一个慈蔼的眼神,只是还不等转头,孟满便带着另外两名侍卫走过来,那人稍微拱手,低声道:“太师,得罪了。”

说罢,和同伴架住郭太师那年迈的身子,将昔日平复九江七山,名震中原边蛮的一朝太师,狠狠的摔在了地上。

郭绝闷哼一声,彻底匍匐于皇帝脚下。

那人直视前方,不曾低头:“郭绝,朕今日在此龙台审你,你必须实话实言,当日孙李宫变,你有无参与,有无背叛朕之心意?”

郭染闻言,扑通一声跌跪在父亲身侧,痛呼道:“回皇上!回皇上!家父绝对没有参与孙李两人的逼宫之事!您也看见了!家父患有腿疾!正常行走尚且不便!怎么可能参与谋反呢!还望皇上明鉴!家父是冤枉的!”

慕容秋在旁看着,负手在背后,懒散的瞥眼他处。

这个郭染,怎么这样无能庸懦。

没想到旧臣的儿女,除去江淮郭凛这样的,还有郭染这般弱夫。

事已至此,认罪无用,挺直脊背受死,才是大丈夫所为,更何况,皇帝喜欢对主忠肝义胆,行事磊落端正之人,说不准一个心情愉悦,能够放过他一马。

这一点,江淮已经印证过两次了。

当年的讨贼檄文。

还有那枚写着‘此生必反’的命签。

她之所以能逃过皇帝屠戮,无非是凭着衷心无愧四字。

虽然是假的,但能活下来就是王道。

“郭影之!”

郭绝见自己儿子在皇帝面前如此委曲求全,心酸之余更多恨铁不成钢,他痛斥一声,手臂如重鞭,狠狠的将他击倒在旁。

那人甚少听见父亲直呼自己的表字,遂抿唇不语,在这样时局的压迫下,心里也越来越没底。

郭绝喊完,抬头看着皇帝,多年的卧薪尝胆和曾经的佛门之恨在心头翻滚交融,最终化作唇角一抹极致的冷笑。

是在笑他当年弑兄囚嫂,虽得皇位,却遭天下人痛斥。

是在笑他报应不爽,逼宫在前,被人逼宫在后。

“既然皇上心里有了答案,又何必再来问老臣。”

郭绝浅浅一句,将所有答案都摆在了这龙台之上,供天下人所为。

慕容秋微微眯眼,没想到郭绝就这样轻而易举的撂了。

皇帝眼底闪过细细的暗流,他对视着郭绝坦然无畏的目光,心头的陈年枷锁上了厚重的铁锈,有风吹过,扑面来的是血腥味,就像佛门那晚一样。

良久,当文武百官站的双腿僵麻的时候,他道:“孟满,将郭太师郭绝,押去刑部大牢,等刑部的邓回那边下了监斩命令,就拉去市集斩了吧。”

“皇上!”

孙云昌死后,新提拔上来的门下侍中朱云钧忙上前一步,他入仕的年月较晚,未和郭绝共事过,调来中央的时间也不长,遂与各党无交。

他之所以冒死为郭绝求情,单单是折服于他当年的不世之功,对旧主长信王的忠心耿耿,和如今为保护家眷,肯释然赴死的豪迈。

“皇上,孙云昌和李侃元逼宫那日,郭太师并未插手,单凭一面之词去判断,实在是太过武断,依臣看,一切都是那两人的不臣之心所致,和郭太师毫无干系,他曾是两朝重臣,功劳等身不可数,这样随意处决,寒功臣之心啊!”

御史中丞许琉灰在旁冷笑:“重臣?忠臣?一个曾经和孙李两人合谋逼宫,意图对我大汤社稷不轨之人,朱大人竟称其为忠臣?”

太仆寺卿娄玉也不屑着附和道:“许中丞说的不错,如若按照朱大人刚才所言,那暗藏谋逆篡汤之心,心生弑君夺位之意的人,皆是忠臣。”冷冷一笑,“那我们在座各位,这一心报汤,衷心为主君解忧解难之人,就都成了那逆贼小人了?”

他说完,周遭官僚略生骚动,有蔑然的笑声响起。

“许琉灰!娄玉!”

被控制住的郭瑾忍不住,含恨切齿道:“你们两个强词夺理!”

娄玉冷眼:“没规矩的野丫头。”

谁知郭瑾丝毫不惧,刀俎之下,唯有拼死才有活的可能,而就算是必死无疑,也要死的痛痛快快,至少要酣畅淋漓的指责他们一番,方可安心离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