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三百五十七章 三本奏章(1 / 2)

加入书签

外边很热闹,但柳轻侯并没有急着现身,一则是柳寒光还没有回来,再则他现在都没想好该往何处去。

隔壁字工程,至少得由三个本章构成。

一个本章是对此次巡按淮南的观风总结,这是必须要做的作业,但他也并不想例行公事的敷衍过去,只是因为目前只到过扬州,这份本章材料不足尚不能下笔。

第二个本章是对周忠弊案的弹劾。对此,柳轻侯的构思里并不想仅仅是就事论事,除了将弊案本身说清楚之外,他更多的考虑是想建言朝廷以此为契机对天下粮仓进行一轮总盘查,并由此案提出自己对朝廷粮政监管制度的反思与查遗补漏。

在这个收税仍旧是租庸调实物税的时代,粮政实在是太重要了,百姓交的是粮,朝廷收的是粮,粮食的价值其实已远远超越了粮食本身,它就是朝廷财富的体现,是大唐盛世最重要的根基。

唯有真正盘清楚这个家底,才能对当前大唐国力有个最客观的认识。而盘查本身又是对如今大唐吏治的总检验。

若最终结果真如杜甫所说是“公私仓廪俱丰实”吏治也总体清明,那开元盛世就是坚如磐石。

眼瞅着开元十六年马上就要结束,先天两年,开元十七年,眼瞅着李三儿登基为帝将满二十年,如果这次注定将历时弥久的大盘查能够顺利推行,就将是对他励精图治二十年施政的总检验,亦将是开元极盛之世到来的锦绣铺垫。

这已经是篇极大的文章了,遑论还有第三个建言变革漕运制度的本章。身为穿越者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超越历史阶段局限性的深远眼光,但也因此就注定了这份要超越漕运变革本身的本章将异常难写。

开元天宝间实为中国数千年地域经济发展的大转关关口,在此以前的数千年间,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以降,黄河流域的北方都一直是中国大地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以及经济中心。

但随着江南的开发,尤其是西晋灭亡典午南渡后三百年间江南大开发的加速,中原大地经济重心的南移已经是不可阻挡的浩浩大势,值此数千年之变的关口,有志于冲击开元极盛的大唐帝国有必要主动认知到这一点并积极有所作为。

沟通南北的漕运可不仅仅只是一条漕粮通道,它应当是大唐帝国庞大身躯上最重要的一条主动脉,如果它作用发挥的足够好足够充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动辄肠梗阻,其必将成为大唐国力的倍增器,同时在政治上亦可使大唐之内政更为和谐,凝聚力更强。

这是政事堂宰相们该操的心哪,柳轻侯领着监察御史的俸禄却要操宰相乃至皇帝的心,为将大唐推上真正的开元极盛做谋划,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所有杂事,包括对那两人的后续审讯都交给了吉温与俞判官,柳轻侯躲进大都督府的临时书房开始殚精竭虑,其做功课之苦,思虑之深之苦,每天耗时之长用功之勤甚至远超两度科举备考。

每每因用功太勤,伏案时间太长以至于双眼昏花,胸中烦呕欲吐时,柳轻侯也不免自嘲穿越就是个大坑,坑的就是穿越客本身。

任你后世是怎样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旦穿越了,处境改变了,你就会不由自主将关注的中心由个人上升到家国。毕竟身为一个炎黄子孙谁能眼睁睁看着祖宗之世就此沉沦?眼巴巴瞅着盛世繁华零落成泥?

我真的想,但臣妾实在是做不到啊,这片土地实在让人无法割舍,不管愿不愿意承认,哪怕统治土地的人让你再反感乃至憎恶,这片土地本身都让你爱的深沉,以至于无法安然于它的沉沦。

一心难安责任就来了,于是才愕然发现后世以为不过是口号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竟然是真的,而且是没人逼你,自愿背负上的沉重。

由是他就无比确定:穿越是个坑,专门改造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