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四十二章争与让(2 / 2)

加入书签

不乏有这样的人,哪怕是小孩。这世界真的是有的。

让或者争,看争什么,我的未来我肯定就要争。小事我就让,不关我的事,视情况而定。

一个人连未来都不争,长大了就是一个佛系的人。可能去搞搞宗教算了。如今的宗教也要会写诗呢。

你吃不吃饭,我都不介意。

你说与不说,都等于说了。

我爱你不知道你在哪里。

对吧,就算是大和尚他都要讲个爱情。

过度的争,什么都在争,恐怕也是尸横遍野。

表现,因为浅显的东西会令人难受。怎么说无论是哪一种理论,哪一种思想,都不是小孩子搞出来的。所以如果真的要去表达一个思想,成年人的角度永远比小孩更恰当。

就算是小王子。也是一个成年人假装以小孩子的角度去写的一本书。(实际上是大人的反思)

如果让人去诚服,或者觉得你确实是个绅士。有见解,不傲慢。徐峰是通常不愿意从小孩子的角度出发。

因为学习,不管是哪一个成年人都是从孩子过来的。那么说成年人反而去学小孩实际上是一种退化,更敏感更脆弱,更经不起打击。

更加的觉得无所谓。

反感童稚化,并不是说讨厌儿童。但是儿童类的东西自个看吧。

我还是希望更成熟,更有深度,更像一个深思熟虑的大人。而不是说,活回去了。

至少中国的孩子,没有一个是高尔基的悲惨童年吧。有,也没有写出来。

那么视角,当乐趣看一看就行了。好比一部电视剧里。爸爸喝牛奶,妈妈问牛奶好喝么?爸爸说很好喝。

女儿说爸爸说谎,言不由心。

她说加点盐试试。

妈妈说喝牛奶不用加盐。

男人举起一杯加了盐的牛奶喝了。

难道一个人以后都加盐喝牛奶?除非这个人孩子出事了。怀念。而这个孩子她不久都忘记当初怎么说的了。

所以所谓拿孩子作文章是,无能的表现。因为他没办法从另外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寻找真理,以及好像获得救赎与安稳。

哪怕是麦兜,也是个大人写的回忆录。而不是孩子做的。

所以是不给予认可的,哪怕好像有效果,其实看的也是大人而已。大人的效果而不是小孩子。

大人像小孩恶心,小孩像大人可能很搞笑吧。

所以徐峰认为争也好让也罢,都是审时度势的行为罢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