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 不轻松的工作(2 / 2)

加入书签

比如红烧肉以单独一大块分餐摆盘的方式呈现等等。

冯秘书长匆匆离开返回京城,但设计小组的会议,依然在继续。

思路确定下来,那么接下来大家还要为如何具体的设计菜肴,进行交流讨论。

要知道他们不单单需要设计国家队和青年队两个项目数十道菜。

参加烹饪艺术等个人项目的队员作品,同样需要他们来设计。

单单烹饪艺术,就要求每位厨师制作十道菜,三个人参加那就是三十道,甚至比国家烹饪队集体项目需要设计的作品还要多。

“下面我们继续把国家烹饪队,和青年烹饪队各自具体的主题确定一下吧。”

少了一个全国烹饪协会实权领导旁听,会议室里的气氛轻松不少。

在烹饪职业教育界颇有地位的周师傅,这时候提议道:“我认为,还是要坚持以中国元素讲中国故事。

不管烹饪队还是青年队的主题,都应该围绕这一点执行。

本来奥林匹克世界烹饪大赛,一贯提倡多元理念,鼓励来自世界各地的厨师展示各自国家典型特色。”

而从厨工走到董事长的励志代表王师傅,对此反驳道:“周师傅,这话说起来很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这种‘讲述’并不容易。

还是那句话,国际评委基本都是西餐方面的专家,他们资历深厚不假,技术也十分娴熟,要求标准严苛。

但是口味和传统理念,完全跟我们不同。

想要打动他们,就要按照杨会长说的那样,把我们国家的元素融入到世界规则里。

比起中餐和西餐味道上的融合,我更偏向于采用以中餐的口味、西餐的表现形式这一方法。

至于主题,也应该围绕这一点展开,要呈现现代中国菜。”

两个人说的内容,表面上看基本都是废话,仔细分析一下,却也能品味出一丝道理。

作为参加过许多国际西点大赛的叶师傅,随后表达了跟两人不同的观点。

他作为后辈,善意的提醒道:“在座的我是年纪最小的,虽然这句话我来说不合适,但我还是想稍微提一句。

我也跟杨会长一样,参加过许多烘焙比赛,当时有幸跟世厨联西点委员会的一位领导交谈了几句。

在我询问起中式面点是否有可能跟西式面点相融合,出现在世界舞台上时。

他曾经跟我说:‘一定要记住,国际大赛,更多的是西式烹调比赛,有些烹饪风格、风味组合,可能是裁判们不理解或无法识别的。

在比赛时,设计的参赛作品,切记不要加重他们的负担,因为有些裁判会根据固定思维,下意识给出比较低的分数’。”

最年轻的厨师说出这样一番话,刚才还有些为自己想法争论起来的周师傅和王师傅,全都冷静下来。

而杨振兴,和李师傅葛师傅等人,看向叶卫的眼神也变得不同。

如果说,刚才杨振兴指明了中餐厨师,去参加国际大赛,需要怎样设计作品才是正确的道路。

那么现在,叶卫则指出了绝大多数国际烹饪大赛的核心本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