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95章 却话巴山夜雨时,且随风去—11(2 / 2)

加入书签

谁要是不把他当盘菜,那可真是活腻歪了。

然而即便是这个从七品的官员在面对海外制置司的时候,也不得不用类似暂时代理的身份去管理,这就意味着皇帝已经把海外资质提升到了更高的等级之上,这是康采恩所愿意看到的,当然也有可能是别人不愿意看到的。

至于别人为什么不愿意看到,那对于康采恩来说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现在想要分析清楚皇帝的真实用意究竟是什么,因为依照他接连处理的三次战争情况来看那样级别的大胜,绝对不应该仅仅剩了两集而已。

正品的内殿承制,虽然被他直接跳过去了,但朱司副使的最末一等似乎也不足以犒赏他的这份功劳。

可是皇帝却选择了这样做,毫无疑问是向京城当中的某些势力选择了低头,并没有大幅度的提把康采恩的官职,刚才甚至已经想明白那些人在皇帝面前到底进了什么谗言,无非就是提拔太快以后恐怕杀无可杀之类的混账话。

其实宋朝的官僚制度当中,为了防止赏无可赏这样的事情发生,已经将武将的各种等级细分到了让人憎恨的地步,要知道诸司使这样的官职足够有42个级别之多。虽然不是每一个阶段都需要一级一级的往上爬,但笼统算下来想要跳过这个阶层也需要两三百年的历史,这绝对不是常人的寿命能够做到的事情。

所以边境上的将领们,就得需要用自己的功劳来减少磨勘的时间。为此宋朝还专门制定了另外一层层的策略,保证这些将领们不会散开变形,其中一点就是用文臣统帅取代武将,对那些基层的军官们进行管理。

这样在某种程度上却是大大削弱了武将们的战斗力,导致了边境防御事务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这些东西都不是康采恩现在所关心的,他现在还在气愤自己没有拿到一个西上阁门副使,或者是东染院副使之类的东西。

就算不能像皇帝的亲戚那样走进横班的序列,他也应该在诸司官员当中拿到一个更高的级别才对。

他为大宋王朝冒了多么大的风险这阵可能并不清楚,如今的李元昊已经基本能够确定这个家伙可以和400多年前的隋朝进行交流,但这个巨大的秘密即便在宋朝也没有几个人知道。之所以会被李元昊这个混蛋知道,还不是因为康采恩冒着巨大的风险,要为这个大宋王朝打下一片相对安宁的边境吗?

可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皇帝赵祯竟然在那群贵族面前如此轻易的屈服了,亏他和自己还是拜把子的兄弟,竟然就做出了这样混账的事情,亏她还说服自己养育他的房子,竟然就做出了这样的事情。

这张看起来又怎么能不恼怒呢?

然而康定国却把这件事情看得很开,他觉得皇帝赵祯很有可能是在下意识的保护康采恩,不让他迅速提拔的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不要让他再继续成为别人口诛笔伐的攻击目标了,在这个刚刚拿起中轻轻放下的决策之下,几乎所有对这件事情不满的人都不得不闭上了嘴,那样伟大的一份功劳,竟然只换取了这种小小的晋升,你们还想让他那个皇帝做出怎样的事情来?

难道要把这个有功之臣直接发配到岭南去,还能让你们这群权贵闭上嘴吗?如果是那样的话,其实皇帝也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反正康采恩的老家就在岭南,别人去那个站立之地或许是九死一生,他回到那里却是荣归故里。

其实皇帝早就已经做好准备,随时将这一番冷嘲热讽丢给那些贵族们,不过那群贵族们看来也比较识趣,老老实实的闭上了他们的臭嘴巴子,接受了皇帝的这道圣旨,至少在相关消息从皇宫当中传出去之后,汴京城里立刻就恢复了之前的平静。老百姓们所关注的热点事件,也迅速的转移到其他方面去。

不过或许是康采恩最近流年不利的原因,其他的热点事件当中竟然也有一条与他相关,那就是为了救助他的伤势,他婆婆派人绑走了汴京城里几乎半数名医,这让百姓们看病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开封府甚至不得不为此发出布告,征集其他经济各县的大夫,经营经,处理一下越来越多的医疗问题同时也聘请天下名医到皇帝的精神来顺手给皇帝看看病。

这样的措施显然立刻得到了皇帝的默许,而汴京城里的百姓们也非常感谢他们这位好说话的皇帝,那些天下名医们可不是那么好调动的,想要凭借一纸公文就把他们忽悠进京,那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如果说皇帝似乎有了什么小毛病来让他们看一看的话,这在之前也不是没有发生过的。

当年刚刚登基的皇帝赵祯,就因为批阅奏折过度辛劳的缘故,直接晕死在了工作岗位上而不是孙用和及时出手,恐怕他这条小命儿就没有了。

如今他虽然没有再一次晕死过去,但为了汴京城里的百姓们,他也是做好了随时晕上一晕的准备。

实在不行的话,他可以跳进水池里,先弄出个感冒来再说,如果他真敢那么做的话,沈太妃很有可能会打断他一条腿,好在距离那些名医们聚集到京城还有一段时间,想要得病的皇帝,还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

比如说一向饮食清淡的他这几天突然大吃大喝起来不,但每一顿都要喝酒,还特别喜欢吃肉,而且一定要是辣椒炒的肉才行,辣椒这种东西很容易上火,即便宋朝的大夫们第一次见到,也在吃了几口之后立刻意识到了它在药理学上的作用。

因此翰林院的那些御医们很快就知道了皇帝的心思,当然他们不能让皇帝真的病倒,于是这群家伙就非得要在潮州的过程当中丢几块木耳进去,然后切几个胡萝卜进去,总之怎么能够预防皇帝的病情变得太过严重,他们就会怎么来。

于是皇宫当中的御药院,开始变得忙碌起来,他们不是忙着给皇帝找寻药材,更不是向太宗那样搜集天下稀奇的毒药,然后珍藏起来,而是天天在御膳房里盯着皇帝的饮食,生怕他吃出个好歹来。

但此时的康采恩却在接连数天的郁郁寡欢之后,遇到了一件更加烦心的事情。

环庆路的主帅范仲言写信要求他立刻启程,从种世衡的地盘儿前往环庆路夫人,因为他要修筑一座非常重要的城寨,没有康采恩的帮助恐怕很难完成。

这让康采恩勃然作色,因为按照宋朝的规定,官员即便接到了新的任命,也不见得非得立刻上任。他们还是有一定的时间调整一些某些事务的。

但是这个大名鼎鼎的范仲淹,显然不准备让他在清涧城继续耽搁下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