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十二章 作者君不负责任的yy三(1 / 2)

加入书签

作者不负责任的猜想之三

是的作者君又开始不负责任的猜想了。

作者君是个强迫症,一卡文就想去搜各种资料,一搜资料更加卡文。所以就把自己搜到的资料添油加醋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上次猜想说到了李小显登基了。李小九死在十二月,死后七天,太子灵前即位。Emmmmmm,文里写了就不说了。

就两月,啥也没干呢就被废了。也没啥好说的。

有些观点认为裴炎是太后党,作者君觉得不是。裴炎这个人是很有个性的,当年在弘文馆,也就是皇家办的官学读书,有一天放假,别人都出去玩,他不去,别人问他为啥呀,他说自己书还没读好,所以不去。又后来官府听说这个人有学问,想征召他做官,他说自己学业未精,拒绝了。后来考科举,明经及第,才正式加入国家干部的行列。

李小九很欣赏他的才华,一路提拔到中书省副主管。遗诏中特别注明让他辅政。Emmmm,有人就说了,是阿武指使裴炎在遗诏里加上“军国大事不决,取天后进止的。”照裴炎这性子,估计能用口水把阿武淹死。

李小显太急躁,刚当上皇帝没两月就着急地想组建自己的大臣班子,皇后外戚就成了他的首选。当然这个选择没有错。可是吧,他远没有他爹的谋略和耐性。他爹花了六年功夫才把长孙无忌弄死,他连六个月都等不到。

裴炎这性子,点火就着,本来一腔热血,成为朝臣们的领头羊,以为能建功立业了,结果发现皇帝是个二百五,还不把自己当回事。裴炎很生气,CEO是个白痴,这工作干不了了,他跑去找董事长,要求CEO下台。

阿武现在是个寡居老太太,老公尸骨未寒,她还没从悲痛中缓过神来呢,结果总经理状告CEO不称职,要求董事长下令换人。阿武登时清醒了。李小显虽然糊涂,但是也不至于就要换人啊,这才多长时间。熊孩子不听话你交给我,我揍他啊,至于吗就要换人。估计是阿武也没吵过裴炎。

具体裴炎怎么跟太后说的,不知道,反正李小显就被轻而易举地下台了。同年九月,徐敬业造反,御史弹劾裴炎,十月,裴炎就被斩首了。干净利落。

你说是不是阿武干的,不得而知,如果是,我觉得阿武对裴炎的仇恨可能在废李小显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好了不说了,这人不重要。

李小旦隔天就登了基,一脸懵逼。莫名其妙地就当了皇帝。也没做过太子,没监过国,本来在家老婆孩子热炕头好好的,就被推到龙椅上去了。

好在太后是亲娘。

李小旦跟宰相们也不熟,但他跟太后熟,所以怎么说也是太后党。所以李小旦很听话,很乖巧,啥事都不操心,躲在宫里生娃,生了一箩筐。

一年之后阿武正式下诏,要归政李小旦。史书说,李小旦觉得太后不是真心实意,就没有接受,太后仍旧临朝称制。Emmmmm,结合我前面的猜想,我觉得不大成立。

李小旦这个人很迷,李小显虽然蠢,但还是个有血性的,起码敢跟裴炎叫板。李小旦好像天生背景板的命,而他也十分顺从于这种命运。他一再对送到眼前的机会视若无睹。可能他真的是不想做皇帝。但是他这一推不要紧,把阿武直接放在朝堂上,成了朝臣们的靶子。阿武气得吐血,怎么生了这么个不孝儿子。

呃,其实我是想说传说中阿武创造的投匦制。

最早的投匦始于汉朝,汉时赵广汉为颖川太守,设匦,言事者投书其中。后来梁武帝诏于谤木、肺石旁各置一函,横议者投谤木函,求达者投肺石函,则今之匦也。嗯,登闻鼓、肺石也不是阿武的创造,很早就有了。

其实这就像我们现在的某些公共平台制度,大家可以带个马甲随便说。正面影响,可以广开言路,让皇帝知晓天下事,有冤的伸冤,有才的自荐,让天下老百姓可以自由地参与到朝廷管理中来。反面影响,便于某些奸诈小人污蔑诽谤,公报私仇。

从客观来看,正面效应是大于负面效应的,这极大地激发了公民参与管理的意愿和热情,促进了社会发展和进步。李林甫《唐六典》曾说这种制度“申天下之冤滞,达万人之情况”。而且这一制度也一直被阿武之后的皇帝沿用。

投匦是由专人负责的,初以谏议大夫、补阙、拾遗一人为知匦使,另以御史中丞、侍御史一人为理匦使。每天所有的投状,到日暮时全部由知匦使送上。由于投匦制度是广开言路的一种措施,因而以谏官系统的官员充当知匦使,以确保言路畅通,下情上达。理匦使主要是负责处理投书事状,或将投状申奏皇上,因而是以监察系统的官员充使。知匦使收到匿名信之后分门别类,一般的就交由相关部门处理,比较要紧的就交给理匦使处理,理匦使再分门别类,一般的就交有司答复,比较要紧的请皇帝批示。

阿武效法古人,被老百姓争相收藏、转发、点赞。作者君也想去投状,嘤嘤嘤。

下面想说说在唐朝怎么告状。

有一天,某县小民作者君带着自己的状子去到了县衙,要状告无良读者看文不写评论。县令说,这叫辞牒,不叫状子,没文化。

作者君讪讪一笑,是是是,老爷,我冤啊。这是我的辞牒。

县令:内容属实吗,不属实笞五十,如果还添油加醋歪曲事实,罪加一等。辞碟必须写明姓名,日期。不写也要挨打。

作者君指天发誓,绝对属实。你看看评论区。一条评论都没有。

县令看完把状子收下了,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本县县衙就能办,所以县令在辞碟上作了批示,转给办案人员去调查。办案人员各处走访,调查,将结果汇报给县令,县令根据调查结果研判,案情属实,判不写评论的读者以后没文看,文荒至死。

作者君又举起了手,老爷,别的县也有这种情况。

县令又批了,涉案人数众多,又跨了两个以上县区,那就移送至高级衙门审判吧。

所以作者君一路告状,一直告到了京城,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大理寺。结果被大理寺看门的守卫给轰了出来。

唐律中规定有五刑,即苔、杖、徒、流、死。凡是杖刑以下的轻罪案件,在地方的由县衙审理办决,在京师的由京兆府的法营参军事判决,徒刑以上案件由当地上报所属县官审理为一审,出县报州审为二审,由州送报大理寺审为三审,不可越级诉讼。

很明显,咱这案子太小,大理寺不受理。

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大司法机关相互制约。刑部掌管司法行政,复核大理寺的判决和地方上报徒刑以上的案件,而杖刑以下的案件由大理寺独立判决,凡是各机构所送的犯徒刑以上的案件,九品以上官吏犯了要减免罪状的案件及庶人犯流放、死刑以下的案情较为重大的案件审判后要上报刑部,并由中书门下详覆。如果大理寺和刑部有分歧,来回都弄不清楚,就上奏皇帝决断。御史台负责监督中央百官,御史在弹劾官吏之前,因为所弹劾的事需要落实,有权对违反纲纪的官吏进行拘捕和审讯,所以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司法部门。

重大案件或疑难案件,可以三司会审。有时候宰相们、大臣们也会被皇帝指派去参与审理一些难以决断的案子。《册府元龟·刑法部·议谳三》记载,阿武时期,丘神鼎被奴仆羊羔密告谋反,大理寺司邢司直刘志素与司邢少卿徐有功两个人意见不一致,刘志素上奏阿武要求让大臣们都来审理,阿武同意了。结果一百七十人站在了徐有功一方,一百二十二人站在了刘志素一方,emmmm,这好像陪审团,大家上奏让阿武重新指派人再次审理,阿武派了杜无二,杜无二判定丘神鼎无罪,当庭释放。

啧啧啧,大家今天不用办公了,都去刑部投票审案子。

八议之中规定,若触犯了死罪,则要经由都堂去探讨,商定最适宜的罪名、应宽恕的细节。经由商议以后,归结得出的建议应被交由皇上予以定夺。尚书省及都堂,依循唐代规程可被分成左右两司。唐朝尚书省被划归为最高层级的官署长官,很近似现有的中央机构。

那么唐代御史如何弹劾别人呢?唐初弹劾制度,御史一旦掌握了官吏违法乱纪的事实,即可实施弹劾,不用提前向任何人禀报。李小显再次当皇帝之后,有一次宗楚客被弹劾,李小显下旨,御史必须将欲弹劾的官员及事件向御史大夫、御史中丞汇报,听候定夺,征得同意后,将“进状”呈送中书、门下听候进止,许则奏之,不许则止,这等于削弱了御史的权利。

唐代监察制度在实际运作中,一直存在着御史台长官、宰相、宦官等争相控制御史弹劾权的情况,这就是俗称的窝里斗。至于皇帝能不能听到真话,实在是要靠各位大臣们的人品和皇帝自己的运气了。

有一天,有人密告作者君谋反,知匦使看了吓一跳,谋反可是大罪,赶紧上报理匦使,理匦使一看,哇不得了,作者君是皇帝的死忠粉,居然谋反,这事太大了,必须上报皇帝。

当天晚上,阿武就看到奏报,画了个朱批,作者君身份高贵,是阿武的心腹,兹事体大,令三司会审,务必查清案情。所以三司集结到大理寺,将所有看过作者君文的粉丝和路人都抓来审讯,后来看大家口供都对不上,疑点重重,肯定当中有人说假话,所以按程序应该上刑了,但不能把人打死,这事唐律令有明确规定,用什么打,打几下,打一次之后,下一次要隔几天,都是有明确规定的。再说御史台的人在,谁也不敢乱打。

审了三天三夜,作者君谋反罪事实清楚,审判程序合规合理,刑部写了奏报上报阿武。阿武皱着眉头,实在太喜欢作者君了,不舍得杀。又画了朱批,朕觉得有疑问,再审一遍吧。

三司没办法,又审了一遍,维持原判。又三天,一模一样的奏本又递了上去。阿武还是不忍心,让三司审第三遍。宰相们不乐意了,扛着砖头一样厚的奏本来跟阿武吵架。

作者君这个八流写手值得皇上你这么袒护吗,您这是不相信三司?难道我们这两三百号人都不如她忠心?这不是明君所为啊。您这是在羞辱我们。您这要是再磨磨唧唧,不如退位让贤吧。

阿武大怒,作者君这么爱戴我,日日夜夜爆肝为我洗白。我怎能不爱她。我不能杀她。

宰相让羽林军进来了。皇上,您再说一遍。

阿武:。。。。。。。杀杀杀,你们想怎么杀就怎么杀。

作者君,卒。

哈哈哈哈哈,可能大家都不能接受阿武这么怂。电视剧里里阿武让谁死,谁就得死,杀光所有朝臣都无所谓。

Emmmm,作者君扯了一堆没用的,看到这里的都是真爱。233333

其实作者君是想说酷吏来着,这是阿武粉心中绕不过去的一道坎。为啥呢,因为这些粉丝都生在新时代,把人权看得比天高。如果你用这种立场喜欢阿武,还是别了吧,请在新时代重新挑一名偶像。免得脱粉回踩。

阿武是属于历史的,请把她放回历史中。不要单独拎出来吊打。

酷吏一词,由来已久。《说文解字>:“酷,酒厚味也,从酉,告声。”它应该是一个中性词。司马迁在《史记》中为酷吏立传,两次提到酷吏,以“武健”、“严酷”、“酷烈”称之,是“严刑罚”之义,本意是指“执法严峻的官吏”。并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残酷暴虐的官吏”。司马迁在记录这些酷吏的时候心里也是比较矛盾。

汉之初奉行老子的无为而治,政策比较宽松,后来到了吕后、武帝这段时期,豪族崛起,成为朝堂的中坚力量,同时也产生了诸多社会问题,这些官一代官二代甚至官三代无视法纪,胡作非为,仅靠无为而治已经不能解决社会各种问题和矛盾,此时酷吏开始崭露头角,他们大多出身没落,品级低下,基本以御史、监察系统官员为主。特别是武帝时期,内忧外患,为了维护统治,必须执法严明,武帝任用大量酷吏与豪族对抗。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张汤,酷吏传中占据篇幅最大的一位。

司马迁写这些酷吏的时候,其实也很矛盾,这些酷吏本身并不是凶狠残暴的人,但他们执法严峻,又显得不近人情,“虽酷,斯称其位”,这是司马迁最后的评论。士之穷与达,甚至死与生并不是依照其人品、才能和贡献,而是完全取决于是否服从于统治者的意志,即使儒家那套修身立德的治世良言也并不能拯救他们的命运。这让司马迁十分感慨,所以他的立场并不支持武帝这一手段。然而据统计,酷吏时期,许多地方“郡中震恐,道不拾遗;豪强齐息,野无行盗,威震旁郡”等等等。总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当然如果你把自己定位在贵族,这对你来说绝对是个打击,请去黑武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